为响应教育部"五育润心"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和校心理健康中心“四季育心”活动,4月3日,自动化学院心理协会于长山校区西操场开展"拥抱春天,放飞心情"主题心理活动。活动将非遗风筝制作与情绪管理相结合,吸引近200余名学生参与。
传统与创新交融:风筝文化赋能心理疗愈
"风筝古称‘纸鸢’,唐代起便承载着祈福康健的美好寓意。"活动伊始,心理协会负责人在学院"自信"一站式社区,以历史典籍与《清明上河图》风筝场景为引,阐释"天人合一"传统文化中的心理疗愈智慧。参与者领取空白风筝后,可自由选择"星空疗愈""建筑记忆""情绪图腾"三大主题进行创作,协会特别配备丙烯颜料、流苏挂饰及心理健康语录贴纸,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心理学产生奇妙共振。
手绘纸鸢释压力:青春创意绘就心灵画卷
活动现场,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将实验室常绘的电路图转化为星空脉络:"把科研压力画成银河,飞走的就是焦虑!"另有团队用色块拼接校园图书馆轮廓。最具巧思的是一组融入心理学元素的作品——风筝中央海绵宝宝的笑脸"允许自己慢慢来"手写体标语,尾翼悬挂的每一个装饰代表参与者卸下的一项心理负担。
春风共舞启新程:常态化心理服务护航成长
当数个承载着青春故事的风筝同时升空,绿茵场化作动态艺术展。奔跑放线时的专注、仰头追视的颈椎放松、成功放飞后的多巴胺分泌,构成了一套天然身心调节机制。活动结束后,协会通过二维码收集到87份"心灵树洞"匿名倾诉,其中"学业焦虑""人际孤独"等高频议题将成为后续团体辅导重点。
本次风筝疗愈为自动化学院心理协会品牌活动"四季心晴"春季主题首秀,后续将联动周边中小学推广非遗心理课程。通过“风筝载梦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的双螺旋育人模型,引导青年学子在活动中释放心理压力,以积极心态拥抱青春成长。
(撰稿:李航 初审:张静 二审:张驰 编辑:张静)